您现在的位置:磁性科技网>> 行业资讯>>正文内容

根除稀土“黑色产业链”的生存土壤

近年来,我国政府将稀土提升为国家战略资源,实行指令性生产计划,但稀土企业分配到的生产计划指标较少,在下游需求较为旺盛的情况下,就形成一定供需缺口。在丰厚利润的引诱下,稀土私矿屡禁不止,形成了一抓就价涨,而后又重陷盗采乱象、价格走低的怪圈。

而稀土私挖乱采屡禁不止,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,还严重挤压了正规企业生存空间。就目前而言,稀土价格下跌的一大原因在于非法矿充斥市场,非法矿与正规矿的价差达5万元,从而打破了市场的平衡。

“黑色产业链”的利润空间主要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在矿产资源税上比正规稀土少缴2.5万~3.2万元/吨左右,另一方面是在开采过程中几乎不存在任何环境成本,“黑”稀土即使在洗白后依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。

从一些地方发生的案例来看,稀土非法开采者主要通过亲情、友情、人情等各种关系,拉拢一部分干部一起搞,就形成稀土“黑色产业链”,或者说,叫做稀土“黑色利益链”。从更深层次分析,这个“黑色产业链”的背后往往是官商勾结、监守自盗。

去年,在查处江西赣州市非法开采系列案件中,相关部门发现并打击非法开采矿点233个,其中赣州下辖的安远县104个,各非法开采矿点当事人均被立案查处。当中,还涉及到县委书记、管工业的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等,这些人均被刑事判决。

自2011年5月以来,工信部等部门已连续4年开展稀土“打黑”专项行动,重点稀土产区查办273起典型案件。仅2014年9月到今年5月份,共查处了违法违规盗采案件67起,没收产品1.24万吨,价值21.69亿元,追回资源税1800万元。

目前全国经营稀土的企业,已降至900多家。虽然这很大因素是由于稀土市场价格疲软,但仍需要不断加大打击“黑色产业链”力度,防止已退出的违规企业死灰复燃。因为利益驱使,稀土黑色交易一直无法根治。

稀土价格能否稳定回升,是检验打击稀土“黑色产业链”成败的标准。稀土“打黑”专项行动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威信,它虽无形,却是政府相关部门最重要的行政资源之一。只有这样,正规稀土才敢于和稀土“黑色产业链”斗争,断绝其向地方政府官员的渗透。

因此,要打破“黑色产业链”这一怪圈,就必须持续保持稀土“打黑”力度,主要选择从稀土分离企业向上游调查,一旦查实了一批“黑”稀土,就将根据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,对各个环节进行追责,从而最大限度压缩“黑色产业链”的生存空间,根除其生存土壤。

 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